科学数据库门户 基础科学数据共享网门户
首 页 数据检索 数据服务 使用指南 服务案例
数据库目录
碳-13核磁波谱数据库
稀土萃取数据库
稀土物化性质数据库
化合物活性数据库
化学主题数据库综合检索
上海有机所数据库
北京过程所数据库
  当前位置: 首页  >   服务案例
关于含钍稀土矿的萃取支持服务的案例
发布时间:2009-12-18 | 作者:xulu | 【 【打印】【关闭】

  我国稀土资源及其丰富,占全世界可开采稀土储量的首位,但目前分离的工艺上,还远未达到资源的综合利用。如西部氟碳铈矿就是一个例子。我国西部的氟碳铈矿,其中包括包头的白云鄂博和四川攀西地区占全国稀土资源的90%以上。这些矿除了稀土外,还含氟和放射性元素钍,然而,原来的工艺钍不能回收,产生的放射性废渣达不到排放标准。自80年代以来,平均每年处理25000吨稀土氧化物计,总共有2000吨以上二氧化钍(ThO2)被“烧死”在渣中。 在稀土萃取数据库的密切配合下,长春应化所进行了攀西稀土矿铈、钍、稀土萃取分离流程的扩大实验。该扩大试验验证了模拟试验结果,获得3~4N(N: nine )的CeO2产品或其他铈化合物,从精矿焙烧到铈产品,CeO2总收率>87%;可使99%的钍得到回收,ThO2纯度>99%,稀土回收率>90%。CeO2产品中ThO2/ CeO2<5x10-6;氧化稀土中ThO2/REO<5x10-6。由于该流程采用全萃取法从攀西稀土矿中提取、分离铈(IV)、钍和稀土,与复盐工艺统计相比,具有产品质量好、收率高、流程稳定、适应性强(包括各种富集物或渣中铈(IV)或钍的分离),并具有灵活性(根据需要可调整CeO2的纯度),综合利用好,没有放射性废水或废渣等优点。此项成果已作鉴定,专家们对该流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:该流程是一高效、安全、洁净的环境友好流程,是后续稀土分离工艺成为无放射性过程,不产生放射性废水、废渣,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。

评 论
访问统计 | 关于本库
版权所有: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备案序号:京ICP备05036949号
本数据库由中国科学院十一五信息化建设专项“数据应用环境建设和服务”及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“基础科学数据共享网”项目提供支持